最近两年,全国有超过3.6万件网络推广相关案件进入司法程序(数据来源:中国裁判文书网)。你可能正在为朋友店铺策划线上活动,或者帮客户运营短视频账号,但你是否想过——帮别人做引流自己并不知情犯法吗?这个问题背后,藏着网络营销从业者必须知道的7个法律真相。
2023年杭州某探店博主因推广未备案的医美机构,被认定为虚假宣传罚款12万元。判断引流推广是否合规,首先要核查三点:营业执照是否在有效期内、经营项目是否超范围、宣传内容是否存在绝对化用语。
正规引流推广公司会要求商家提供「三证一照」,并在合同中明确标注「推广内容需符合广告法规定」。如果合作方拒绝提供资质文件,或者要求使用夸大疗效的文案,这种引流合作就要提高警惕。
根据刑法第287条之二,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推广帮助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广州某MCN机构因给赌博平台导流,主犯被判有期徒刑4年6个月,并处罚金80万元。
要注意的是,司法机关会通过聊天记录、收益分成比例、推广内容敏感度等综合判断是否「明知」。曾有案例显示,推广费超过市场价3倍就被推定为「应当知道存在违法风险」。
真正合规的推广服务商必须具备:①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②网信办备案编号③实体办公场所。你可以登录「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」输入公司名称,查看其备案信息和历史处罚记录。
特别提醒: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做账号代运营时,正规公司会使用客户主体注册账号,而不会要求你提供个人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。这是避免卷入他人违法经营的关键防线。
江苏某大学生帮微商团队运营20个微信号,因其中3个账号涉及销售假冒化妆品,最终被追究连带责任。法律上对引流行为采用「结果追责」原则,即便你只负责前端吸粉,若后续产生违法交易,仍需承担相应责任。
安全做法是与委托方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约定「账号内容由甲方最终审核」「不参与实际销售环节」。同时要保留每次沟通记录,证明自己对违法内容确实不知情。
现在登录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,可以免费查询企业通信资质。下次接到引流合作邀约时,请务必先完成这三个动作:核查主体资质、审查推广内容、明确责任划分。记住,合规的推广合作应该像透明玻璃——所有环节都可追溯、可验证。千万别让自己成为网络黑产的「流量搬运工」!
本篇文章关键词: 帮别人做引流、电诈引流团伙判几年、正规引流推广公司、帮别人引流粉丝做账号犯法吗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