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刷台时,你可能被「只要拨打电话就送价值1999元智能手表」的广告吸引过。这类广告常采用饥饿营销话术,比如「仅限前100名」「剩余3个名额」,制造紧迫感促使观众立即行动。
实际上,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十大虚假广告案例中,某地方卫视「免费送学习机」骗局就是典型。消费者拨通电话后,客服会以「需支付398元激活费」「承担保价运输成本」等名义收费,而收到的产品实际成本不足50元。这种「免费送+隐形收费」的组合拳,已让数万人中招。
当看到主持人手持金条宣称「拨通热线就送999足金」时,千万别急着记电话号码。这类广告往往玩文字游戏,所谓的「黄金」可能是镀金工艺品或金箔纪念卡。浙江消保委曾检测过某电视购物赠送的「黄金首饰」,实际含金量仅为0.01%。
更隐蔽的套路是要求用户提供详细地址和身份证信息「办理赠品登记」,这些数据会被转卖给贷款公司或诈骗团伙。记住,正规企业绝不会通过电视广告收集用户敏感信息。
老年人最常遇到的「免费送收音机」广告,往往暗藏三重风险:一是产品属于三无电器,使用中可能引发短路起火;二是设备内置付费订阅模块,自动扣取信息费;三是伪装成普通收音机的窃听设备。
2023年江苏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,某犯罪集团通过赠送改装收音机,非法获取了2.3万户家庭的日常对话录音。收到此类赠品时,务必检查3C认证标志,并用电磁检测仪排查异常信号源。
当遇到可疑广告时,可立即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在线举报。记住,所有要求预付费用的「免费赠送」都是伪命题,真正的品牌促销绝不会让消费者承担主要成本。
本篇文章关键词: 电视广告打电话送东西是真的吗 电视广告上打电话免费送是真的吗 电视广告免费赠东西真假 电视广告送黄金 电视广告电话 电视广告送收音机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