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上海街头,你是否发现满城的红花郎广告主题公交车已成为流动的风景线?在注意力碎片化的今天,如何让品牌广告突破信息茧房,真正走进消费者生活场景?这正是红花郎通过『公交+央视+新闻联播』三位一体广告策略要破解的核心难题。
每天19:00《新闻联播》前的15秒,红花郎广告以极具辨识度的中国红视觉冲击全国观众。这不仅是品牌实力的展现,更通过央视平台的公信力为产品品质背书。数据显示,红花郎新闻联播广告播出后,百度指数峰值较日常提升217%,证明头部媒体组合拳的穿透力。
穿梭在陆家嘴、南京路的20条公交线路,车身覆盖着红花郎广告图片的专列日均触达83万人次。这些流动广告载体特别设计成酒樽造型,配合车内LED屏循环播放的红花郎广告15秒精剪版,让消费者在通勤途中自然建立品牌联想。
细心乘客会发现,主题公交车到站时会响起《红高粱》改编的民乐旋律。这支30秒的红花郎广告背景音乐,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编曲技术结合,在无意识中强化品牌文化印记。调研显示,65%的受访者能哼唱该旋律片段,证明声音营销的价值。
当央视广告建立信任、公交广告创造场景、新闻联播广告强化认知时,红花郎在上海地铁站设置的AR互动装置,让消费者扫描广告图片即可领取品鉴券,最终完成从品牌曝光到消费转化的完整链路。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广告生态,正是新消费时代品效合一的典范解法。
本篇文章关键词: 红花郎广告上海公交 红花郎中央台广告 红花郎广告图片 红花郎广告主题公交车 红花郎广告背景音乐 红花郎广告15秒 红花郎新闻联播广告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