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三个月,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专家形象频繁出现在抖音汽车直播间。他就是被称为「南派营销教父」的朱玉童,从卖掉小米股票套现2.3亿元,到连续发布38条新能源汽车评测视频,这位传奇人物正在用实战经验重构用户认知。
你可能在4S店试驾时纠结过:700km续航够不够用?激光雷达是不是智商税?朱玉童在最新直播中直言:「电动车选购不是参数竞赛,用户要警惕厂商的『技术障眼法』。」这番言论引发行业热议,更让「北有叶茂中南有朱玉童」的对比成为营销圈热点话题。
2023年第三季度清仓小米股票的操作,让朱玉童的商业嗅觉再次得到验证。他在个人专栏中解释:「手机厂商造车存在系统生态壁垒,就像让安卓系统控制发动机转速。」这种跨界挑战在小米SU7上市后得到印证——车机互联的卡顿问题确实影响了首批用户体验。
但朱玉童并非全盘否定跨界造车。在「朱玉童说小米汽车」专题直播里,他特别强调:「传统车企要学习互联网企业的用户运营思维,而新势力必须补足底盘调校等机械素质。」这种辩证观点,恰好解释了为什么他的抖音账号能吸引85万精准车友关注。
营销界素有「北叶南朱」的说法。叶茂中擅长品牌定位的「冲突理论」,而朱玉童在电动车领域开创了「场景穿透法」。他在广州车展现场演示:带着温度计测量冬季真实续航,用分贝仪对比不同车速的NVH表现,这种「可感知的评测体系」正颠覆着行业评测标准。
针对用户最关心的充电焦虑,朱玉童团队开发了「三环决策模型」:核心通勤圈、应急补能圈、长途延伸圈。通过分析用户手机定位数据,自动生成个性化充电方案。这种将大数据融入消费决策的方法,已帮助3.6万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型。
面对小米汽车上市引发的营销大战,朱玉童在36氪专访中提醒:「别被『xx分钟快充』这类实验室数据迷惑,要看懂工信部备案的CLTC续航打折系数。」他特别指出跨界品牌常用的三个话术陷阱:算力过剩承诺、软件付费套路、生态捆绑销售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朱玉童个人资料显示其团队正在构建电动车残值评估体系。这个整合了电池健康度、OTA更新频率、售后服务密度的评估模型,或将改变二手电动车交易规则。正如他在收官直播所说:「用户要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意识,这才是对抗车企营销话术的终极武器。」
本篇文章关键词: 朱玉童说电动车 朱玉童抖音 朱玉童回应小米 北有叶茂中南有朱玉童 朱玉童个人资料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