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杭州某电商园区里,创业者张总正盯着电脑屏幕发愁——公司年营收卡在3000万关口已整整两年。产品品质过硬却总被贴上『平价替代品』标签,营销预算翻倍但转化率持续下滑。这不仅是张总一个人的困境,更是中国超76%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道路上的真实写照。
『品牌不是LOGO设计大赛,而是消费者心智的定向爆破。』木兰有道品牌策划公司创始人赵静楠,在最新企业宣传片的开场白直击本质。2023年服务的美妆品牌『花间集』案例中,团队通过大数据情感分析发现:目标客群对『国风彩妆』的认知仍停留在故宫联名款的刻板印象。
为此,木兰有道音乐汇耕织曲团队特别创作《瓷韵》主题MV,将宋代青瓷烧制工艺与眼影盘压粉技术进行艺术化对照。这支在B站获得327万播放量的作品,成功带动产品客单价提升40%,印证了文化赋能的商业价值。
在服务新能源汽车品牌『极电』时,策划团队创造性地推出『清涯』虚拟代言人。这个融合敦煌飞天元素与赛博朋克风格的数字IP,不仅担任产品发布会主持人,更在车主社区持续输出用车知识短视频。通过人格化运营,极电APP日活用户三个月内增长270%,印证了木兰有道『品牌即内容,内容即体验』的策划哲学。
『好的营销应该是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。』赵静楠在《品牌觉醒力》公开课上强调。2024年春节档,为老字号餐饮品牌『同庆楼』打造的《宴遇千年》主题活动,正是这种理念的完美实践。从门店装饰的宋代市集场景,到抖音挑战赛的箜篌BGM,再到会员系统的『食客等级』体系,每个触点都在强化『中华宴饮文化守护者』的品牌定位。
翻开木兰有道的客户案例集,你会发现每个成功项目都遵循着『文化洞察-情感共鸣-行为转化』的铁三角模型。当同行还在比拼投放ROI时,这家深耕本土文化的策划公司,已帮助37家企业完成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跨越式转型。
最新发布的《2024中国品牌趋势白皮书》显示,采用文化叙事策略的品牌,客户生命周期价值(CLV)比行业均值高出58%。这意味着,张总们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爆款,更需要像木兰有道这样能构建长期品牌资产的战略伙伴。或许当下次有人问起『如何让品牌真正值钱』时,我们可以自信地回答:答案就藏在木兰有道的策划实录里。
本篇文章关键词: 木兰有道策划实录 品牌定位 营销策略 文化赋能
相关推荐: